形容心情的词语
贪生怕死
tān shēng pà sǐ 解释 ◎ 贪生怕死 tānshēng-pàsǐ[cravenly cling to life instead of braving death;care for nothing but saving one's skin;be mortally afraid of death] 一味自爱生命,惧怕死亡。原指士兵作战因怕死而退缩不前。现在已逐渐产生新义,即凡是在工作中怕脏、怕累、怕危险等等,皆属此列 引用解释 见“ 贪生畏死 ”。
忐忑
tǎn tè 解释 ◎ 忐忑 tǎntè[be perturbed;be mentally disturbed] 心神不定的,七上八下的 忐,忐忑,心虚也,怯也,惧也。——《五音集韵·感韵》 不免脚儿跌,口儿嗟,意儿中忐忑,心儿里怯。——洪昇《长生殿》 引用解释 心神不定;胆怯。《西游记》第四五回:“ 八戒 闻言,心中忐忑。” 清 蒲松龄 《聊斋志异·巧娘》:“听松声謖謖,宵虫哀奏,中心忐忑,悔至如烧。” 茅盾 《子夜》七:“‘ 竹斋 ,怎样了?’ 吴荪甫 赶快上前问,心头忐忑得很。” 诚恳之意。《字汇补·心部》:“忐,《道藏三元经》:‘心心忐忑。’”
忐忑的组词: 忐的组词 忑的组词
忐忑不安
tǎn tè bù ān 解释 ◎ 忐忑不安 tǎntè-bù’ān[be on rettles;uneasy;fidgety] 心神不安 引用解释 心神不安定。形容胆怯,对事情没有把握。 茅盾 《子夜》十四:“最后他十分苦闷地摇着头,转眼看着 吴为成 他们两个。这两位的脸上微露出忐忑不安的样子。” 陆文夫 《小巷深处》:“ 张俊 看着 徐文霞 奇怪的神色,心里疑惑着,忐忑不安地走出了园门。”
谈笑风生
tán xiào fēng shēng 解释 ◎ 谈笑风生 tánxiào-fēngshēng[talk cheerfully and humorously;laugh and joke together] 谈话的兴趣浓厚,谈话的内容生动幽默,有说有笑,使听的人感到轻松而投入 引用解释 形容谈话时有说有笑,兴致勃勃而有风趣。语出 宋 辛弃疾 《念奴娇·赠夏成玉》词:“遐想后日蛾眉,两山横黛,谈笑风生颊。” 元 辛文房 《唐才子传·薛涛》:“﹝ 薛涛 ﹞且机警闲捷,座间谈笑风生。” 杨沫 《青春之歌》第一部第十一章:“可是一开腔,他的面色立刻开朗起来,谈笑风生,滔滔地像开了闸的流水。”
贪心不足
tān xīn bù zú 解释 ◎ 贪心不足 tānxīn-bùzú[be insatiably greedy] 贪求之心极重,没有厌足之时 汝贪心不足!既得吴郡,而又强并吾界!今日特与 严氏雪仇!——《三国演义》 引用解释 贪得之心永不满足。《三国演义》第十五回:“汝贪心不足,既得 吴郡 ,而又强併吾界。”《禅真逸史》第三九回:“﹝ 杨广 ﹞初封 晋王 ,贪心不足,欲夺其兄之位,与总管 宇文述 商议谋害之策。”《官场现形记》第三九回:“他是有善之人,很可敷衍……叫他不要贪心不足。”
陶醉
táo zuì 解释 ◎ 陶醉 táozuì[be intoxicated with;revel in] 忘我地沉浸于某种情境中 他们为光明的前景而陶醉 自我陶醉 引用解释 唐 崔曙 《九日登仙台》诗:“且欲近寻 彭泽 宰,陶然共醉菊花杯。”本谓酣畅地饮酒而醉。后以“陶醉”谓沉醉于某种事物或境界里面。 徐特立 《纪念“五四”对青年的希望》:“如果都只为个人打算,陶醉在小圈子里,那就不可能把革命事业推向前进。” 柳青 《创业史》第一部题叙:“猪、鸡、鸭、马、牛,加上孩子们的吵闹声,这是庄稼院最令人陶醉的音乐。” 杨沫 《青春之歌》第二部第一章:“她觉得自己想入非非,不觉脸红起来。整个心灵被年轻人的狂热的幻想陶醉了。”
陶醉的组词: 陶的组词 醉的组词
甜美
tián měi 解释 ◎ 甜美 tiánměi(1) [sweet;luscious]∶具有香甜可口的味道的 新疆的葡萄多甜美 (2) [refreshing;pleasant]∶形容愉快幸福 甜美的爱情 引用解释 1.泛指气、味美好。 北魏 贾思勰 《齐民要术·种蒜》:“蒜宜良輭地。白輭地蒜甜美而科大。”《古今小说·杨谦之客舫遇侠僧》:“﹝蒟酱﹞喫些在口里,且是甜美得好。” 冰心 《寄小读者》九:“我素来是不大喜欢菊花的香气的,竟不知她和着玫瑰花香拂到我的脸上时,会这样地甜美而浓烈!” 2.形容幸福愉快。 老舍 《骆驼祥子》二二:“疲乏后的安息是最甜美的享受。” 峻青 《秋色赋·小侦察员》:“鬼子砍倒了他的杏树!鬼子毁灭了他甜美的生活!” 3.形容声音柔和动听。
甜美的组词: 甜的组词 美的组词
天怒人怨
tiān nù rén yuàn 解释 ◎ 天怒人怨 tiānnù-rényuàn[wrath of God and resentment of men;widespread indighation and discontent among the people] 极言统治者的暴虐无道,使所有的人愤怒、怨恨 引用解释 上天震怒,百姓怨恨。形容为害作恶十分严重,引起普遍愤怒。 宋 苏轼 《代张方平谏用兵书》:“天怒人怨,边兵皆叛,京师骚然。”《明史·倪岳传》:“什伍之卒,转餉之民,则委骨荒城,膏血野草。天怒人怨,祸几日深,非细故也。”
啼笑皆非
tí xiào jiē fēi 解释 ◎ 啼笑皆非 tíxiào-jiēfēi[not know whether to laugh or cry;be between tears and smiles] 啼哭不得,也嘻笑不得。比喻处境极其难堪 引用解释 既使人难受,又使人发笑。犹言哭笑不得。 朱自清 《历史在战斗中》:“随感录讽刺着种种旧传统,那尖锐的笔锋足以教人啼笑皆非。” 叶圣陶 《未厌集·小病》:“这种感觉简直啼笑皆非。” 端木蕻良 《遥远的风沙》:“使我不相信这神话的人,简直也弄的啼笑皆非。”
提心吊胆
tí xīn diào dǎn 解释 ◎ 提心吊胆 tíxīn-diàodǎn[have one's heart in one's mouth;be on tenterhooks] 形容对事情不能放心,非常害怕 他爬得那么高,看着真让人提心吊胆 引用解释 见“ 提心吊胆 ”。 亦作“ 提心弔胆 ”。 形容十分担心或害怕。《西游记》第十七回:“众僧闻得此言,一个个提心弔胆,告天许愿。”《红楼梦》第六五回:“起先娶奶奶时,若得了这样的人,小的们也少挨些打駡,也少提心弔胆的。” 老舍 《龙须沟》第一幕:“我没睡好,提心吊胆的,怕把我拉走当壮丁去!”
同病相怜
tóng bìng xiāng lián 解释 ◎ 同病相怜 tóngbìng-xiānglián[fellow sufferers have mutual sympathy;those who have the same illness sympathize with each other;adversity makes strange bedfellows;company in distress makes trouble less;fellow sufferers commiserate with each other] 比喻因遭遇同样的不幸而共相怜恤 同病相怜,同忧相救。——《吴越春秋》 引用解释 比喻有同样不幸的遭遇者相互同情。 汉 赵晔 《吴越春秋·阖闾内传》:“子不闻《河上歌》乎?同病相怜,同忧相救。” 南朝 梁 刘孝标 《广绝交论》:“同病相怜,缀《河上》之悲曲;恐惧寘怀,昭《谷风》之盛典。”《京本通俗小说·冯玉梅团圆》:“ 徐信 道:‘我也在乱军中不见了妻子,正是同病相怜了!’” 清 纳兰性德 《临江仙·孤雁》词:“霜冷离鸿惊失伴,有人同病相怜。” 洪深 《贫民惨剧》第一幕:“我们大家是同病相怜啊。”
同仇敌忾
tóng chóu dí kài 解释 ◎ 同仇敌忾 tóngchóu-díkài[share a bitter hatred of enemy;a common danger causes common action;with bitter hatred against the common enemy] 全体一致地抱着对敌人的仇恨和愤怒 引用解释 亦作“ 同仇敌慨 ”。 语本《诗·秦风·无衣》:“与子同仇。”《左传·文公四年》:“诸侯敌王所愾。” 孔颖达 疏:“当王所怒,谓往征伐之。”后以“同仇敌愾”指全体一致地痛恨、打击敌人。《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·论中国之前途及国民应尽之责任》:“我有军备,我自整之。乃同仇敌愾之军国民,非残屠同胞之刽子手也。” 瞿秋白 《乱弹·狗样的英雄》:“一望见穿上制服的人,就发生同仇敌忾之心,马上想动手收拾掉他。” 郭澄清 《大刀记》第五章:“﹝人民﹞为了抗日救国的伟大事业,正在同仇敌忾,英勇奋战,抗击 日本 侵略者。” 鲁迅 《且介亭杂文二集·五论“文人相轻”--明术》:“读者大众的对于某一作者,是未必和‘批评’或‘批判’者同仇敌慨的。”
痛苦
tòng kǔ 解释 ◎ 痛苦 tòngkǔ(1) [agony;pain;suffering] (2) 指人感到难过 他心中就像与情人永别那样痛苦 (3) 如:使精神或身体感到非常难受的事 解除令人痛苦的婚约 (4) [ache]∶疼痛苦楚 引用解释 1.身体或精神感到非常难受。 汉 王充 《论衡·变动》:“ 李斯 、 赵高 谗杀太子 扶苏 ,并及 蒙恬 、 蒙毅 ,其时皆吐痛苦之言。”《隋书·儒林传·王孝籍》:“痛苦难以安,贫穷易为蹙。” 魏巍 《壮行集·祝福走向生活的人们》:“懂得了生活就是斗争,就不会因一点点小的挫折而痛苦。” 2.使身体或精神感到非常难受的事。 巴金 《家》三:“‘你也有痛苦?你有什么痛苦?’ 觉民 惊讶地问。” 老舍 《全家福》第二幕:“据我看,他们都不光为顾全封建性的那点体面,而是有实在说不出口的痛苦!我们必须帮助他们解除了痛苦。” 杨沫 《青春之歌》第一部第五章:“隐隐的幸福和欢乐,使 道静 暂时忘掉了一切危难和痛苦,沉醉在一种神妙的想象中。” 3.疼痛苦楚。《古今小说·吴保安弃家赎友》:“那 新丁 最恶,差使小不遂意,整百皮鞭,鞭得背部青肿,如此已非一次。 仲翔 熬不得痛苦,捉个空,又想逃走。”《说岳全传》第七三回:“只见黑风滚滚,飞戈攒簇其身,痛苦非常,血流满地。” 清 刘大櫆 《方氏庶母传》:“及大夫病且革……﹝ 林氏 ﹞因割肉和药以进。盖 林氏 固知大夫疾不起,而心冀其生,不自知其痛苦也。” 4.指使疼痛苦楚。 晋 葛洪 《抱朴子·博喻》:“忍痛苦之药石者,所以除伐命之疾。” 5.犹沉痛,深刻。 毛泽东 《我们党的一些历史经验》:“对民族资产阶级要采取‘又团结、又斗争’的政策……只有斗争,不要团结,是‘左’倾错误;只有团结,不要斗争,是右倾错误。这两种错误我们党都犯过,经验很痛苦。”
痛苦的组词: 痛的组词 苦的组词
痛快
tòng kuài 解释 ◎ 痛快 tòngkuai(1) [very happy;delighted]∶高兴;畅快 拿了金牌心里真痛快 (2) [simple and direct;forthright;straight forward]∶爽快;直截了当 大姐说话甚是痛快 (3) [with it] 〈方〉∶顺利 睡醒了,很痛快 (4) [to one's heart's content]∶尽兴 这个澡洗得真痛快 引用解释 1.高兴;舒畅。 金 元好问 《忠武任君墓碣铭》:“人无所不至,惟天不容……生为天下所咀嚼,死为海内所痛快,唯遗臭无穷是所得耳。”《老残游记》第十七回:“今儿我们本来很高兴的,被这 翠环 一个人不痛快,惹的我也不痛快了。” 冰心 《再寄小读者》九:“当你跑着跳着的时候,和暖的风吹拂在脸上,你心里觉得多么快乐,痛快!” 2.指使舒畅、高兴。 清 李渔 《闲情偶寄·颐养·沐浴》:“先调水性……使水乳交融而不觉渐入佳境而莫知,然后纵横其势,反侧其身,逆灌顺浇,必至痛快其身而后已,此盆中取乐之法也。”《儿女英雄传》第二一回:“你看,这又是桩痛快人心的事!”《上海小刀会起义史料汇编·忆昭楼洪杨奏稿·府署信》:“今日午刻, 丁 令差乡勇飞报……已将 周立春 擒获,痛快人心。” 3.干脆;直爽。 宋 朱熹 《答徐子融》:“大率 子融 志气刚决,故所见亦如此痛快直截,无支离缠绕之弊。”《花月痕》第七回:“你这议论,实在痛快!” 老舍 《全家福》第三幕:“我已经跟他谈了两次,他躲躲闪闪,不说痛快话,您跟他谈谈吧!” 4.指书法、文章流利畅快。《法书要录》卷一引 南朝 宋 羊欣 《采古来能书人名》:“ 吴 人 皇象 ,能草,世称沉著痛快。” 宋 杨万里 《答张功父寺丞书》:“ 后山 清厉刻深之句, 寳晋 沉著痛快之字,盪耳目而醒肝胆。” 元 刘壎 《隐居通议·古赋二》:“ 东坡先生 有《昆阳城赋》,殊俊健痛快。”参见“ 沉著痛快 ”。
痛快的组词: 痛的组词 快的组词
痛心
tòng xīn 解释 ◎ 痛心 tòngxīn(1) [pained;distressed;grieved]∶伤心 吴之民方痛心焉。——明· 张溥《五人墓碑记》 深感痛心 (2) [hate]∶悲愤;痛恨 令人痛心 (3) [love dearly]∶心疼;舍不得 看到洗碗槽里的白饭,真是痛心得很 引用解释 1.犹伤心。《东观汉记·伏湛传》:“微 过 斥退,久不復用,识者愍惜,儒士痛心。” 晋 傅亮 《为宋公至洛阳谒五陵表》:“感旧永怀,痛心在目。” 唐 于鹄 《哭刘夫子》诗:“痛心曾受业,追服恨无亲。” 明 唐顺之 《蔡母邹孺人墓志铭》:“吾母之殯且葬也,仅於敛形,无以厚其终而恔於心,此昔人之所为痛心而自伤其贫者也。” 吴组缃 《山洪》三十:“当着面这么达观的劝慰那老人的人们,背后却为那老人悲惨的遭遇痛心。” 2.犹悲愤;痛恨。 汉 王符 《潜夫论·浮侈》:“计一棺之成功,将千万夫……此之费功伤农,可为痛心!” 明 郎瑛 《七修类稿·国事八·石亨奸党》:“忠良解体,义士痛心,流毒生灵,貽殃兆庶。” 孙中山 《香港兴中会章程》:“堂堂 华 国,不齿於列邦;济济衣冠,被轻於异族。有志之士,能不痛心!” 夏衍 《秋瑾传》第二幕:“到 日本 之后,第一件使我痛心的就是留学生的腐败,他们的目的,是在拿文凭,争地位。” 巴金 《灭亡》第四章:“最令人痛心的,是那些在表面上对我讲爱人类爱真理的人,胸中正藏着一个极其恶毒的心!” 3.心疼,舍不得。《朱子语类》卷一○六:“某见人将官钱胡使,为之痛心。” 碧野 《没有花的春天》第四章:“立即他走出房子去了,隔了一会儿只提来一个小口袋,痛心地装了一升米把老太婆打发走了。” 金近 《老鼠帮小猫》:“他看到那么多粮食给老鼠偷走了,真是痛心得很。”
痛心的组词: 痛的组词 心的组词
痛心疾首
tòng xīn jí shǒu 引用解释 1.形容痛恨到极点。《左传·成公十三年》:“诸侯备闻此言,斯是用痛心疾首,暱就寡人。” 杜预 注:“疾,亦痛也。” 唐 赵元一 《<奉天录>序》:“睹此妖孽,摇动中原,莫不痛心疾首。” 郑观应 《盛世危言·吏治上》:“小民之受其鱼肉者,虽痛心疾首,箝口侧目,而无如何也。” 邹韬奋 《全国舆论对汪逆的愤慨》:“ 汪 逆 精卫 勾结敌人,叛党卖国,早为国人所痛心疾首。” 2.形容悲伤到极点。《后汉书·章帝纪》:“朕之不德,上累三光,震慄忉忉,痛心疾首。” 宋 司马光 《乞开言路札子》:“閭阎愁苦,痛心疾首,而上不得知。” 金 王若虚 《王氏先茔之碑》:“而坟壠萧然……每一念及,未尝不痛心疾首。”《花城》1981年第2期:“他急忙转过身来,脸上一阵青白,痛心疾首地对 老田伯 说:‘我对不起你老人家。’” 3.犹言狠下决心。《晋书·高瞻载记》:“﹝ 慕容廆 ﹞抚其心曰:‘……君中州大族,冠冕之餘,宜痛心疾首,枕戈待旦,奈何以华夷之异,有怀介然。’” 严复 《救亡决论》:“彼 日本 非不深恶西洋也,而于西学,则痛心疾首,卧薪尝胆求之,知非此不独无以制人,且将无以存国也。”
兔死狐悲
tù sǐ hú bēi 解释 ◎ 兔死狐悲 tùsǐ-húbēi[when the hare dies, the fox is grieved;like grieves for like as the fox mourns over the death of the hare] 比喻伤害其同类后心中孤独悲凉 引用解释 比喻因同类的灭亡感到悲伤。 元 汪元亨 《折桂令·归隐》曲:“鄙高位羊质虎皮,见非辜兔死狐悲。”《三国演义》第八九回:“ 获 ( 孟获 )曰:‘兔死狐悲,物伤其类。’吾与汝皆是各洞之主,往日无冤,何故害我?”《红楼梦》第五七回:“ 黛玉 听了,‘免死狐悲,物伤其类’,不免也要感嘆起来了。” 郁达夫 《十三夜》:“在 抱朴庐 吃了一次午餐,听了许多故人当未死前数日的奇异的病症,心里倒也起了一种兔死狐悲的无常之感。”
望而生畏
wàng ér shēng wèi 解释 ◎ 望而生畏 wàng’érshēngwèi[be terrified (awed) at the sight] 一见之下就产生了畏惧心理。形容人态度威严或事务艰难令人畏惧 引用解释 见了令人害怕。语本《论语·尧曰》:“君子正其衣冠,尊其瞻视,儼然人望而畏之,斯不亦威而不猛乎?” 清 昭槤 《啸亭杂录·博尔奔察》:“上放烟火,有被烟薰嗽者, 博 笑曰:‘此乃素被黄烟所薰怕者,故望而生畏也。’” 康有为 《上清帝第六书》:“一省事权皆在督抚,然必久累资劳,乃至此位,地大事繁,年老精衰,旧制且望而生畏,望其讲求新政而行之,必不可得。” 朱自清 《<经典常谈>序》:“我国经典,未经整理,读起来特别难,一般人往往望而生畏,结果是敬而远之。”
畏惧
wèi jù 解释 ◎ 畏惧 wèijù[fear] 害怕;恐惧 不病则不畏惧。——汉· 王充《论衡·订鬼篇》 畏惧鬼至。 畏惧则存想。 若有所畏惧。 畏惧心理 无所畏惧 引用解释 害怕。《战国策·秦策一》:“朞年之后,道不拾遗,民不妄取,兵革大强,诸侯畏惧。”《新唐书·魏元忠传》:“君侧之人,众所畏惧,所谓鹰头之蝇、庙垣之鼠者也。”《三国演义》第五三回:“ 旋 ( 金旋 )问部将:‘谁敢出战?’众皆畏惧,莫敢向前。” 魏巍 《东方》第五部第九章:“山上修筑工事的敌人,由于畏惧我军的冷炮,大部分钻进了地堡。”
畏惧的组词: 畏的组词 惧的组词
畏怯
wèi qiè 解释 ◎ 畏怯 wèiqiè[timorous;cowardly;chickenhearted] 胆小怯懦 临时先畏怯,怎么能做得好? 引用解释 害怕。《隋书·苏威传》:“御史大夫 裴藴 希旨,令白衣 张行本 奏 威 昔在 高阳 典选,滥授人官;畏怯 突厥 ,请还京师。” 宋 范仲淹 《送河东提刑张太傅》诗:“诸将稍畏怯,偶语辞艰辛。” 清 蒲松龄 《聊斋志异·梅女》:“知为縊鬼,然以白昼壮胆,不大畏怯。” 曹禺 《雷雨》第三幕:“ 四凤 畏怯地望着 侍萍 的严厉的脸。”
畏怯的组词: 畏的组词 怯的组词